- 首頁
- 民文
- English
- 網(wǎng)站無障礙
- 舉報
- 登錄
這種長得像紅薯的水果是“低聚果糖之王”,還能改善血脂
說到雪蓮果,很多人都會聯(lián)想到武俠小說中的“天山雪蓮”吧!其實它倆沒啥關系。
雪蓮果經(jīng)常被人誤當做番薯,而且價格還不低,不了解它的,還以為是高檔番薯。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雪蓮果,認識一下這種水果中的“珍品”。
雪蓮果到底是“水果”還是“薯類”?
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超市的水果區(qū)里看到過“戴著網(wǎng)格罩的番薯”,旁邊立著的牌子上寫著“雪蓮果”。這到底是水果還是薯類???
實際上,雪蓮果只是長得像薯類,其實是水果。
雪蓮果原產(chǎn)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,是當?shù)赜〉诎踩说膫鹘y(tǒng)根莖食品,又稱為菊薯、地參果、雅龍果、雪蓮薯,還被稱為亞貢(Yacon),這個稱呼來源于當?shù)赝林Z的西班牙音譯,意為“神圣之果”。秘魯東南部庫斯科省周圍和普諾省是目前雪蓮果種質(zhì)最豐富的區(qū)域,因為雪蓮果的味道有點像蘋果,所以又被稱為秘魯?shù)靥O果。
咱們吃的就是雪蓮果地下部分的塊莖,雖然外形看起來像紅薯,但內(nèi)在和口感跟紅薯比起來差距還是挺大的。紅薯肉質(zhì)細膩、吃著面面的,而雪蓮果肉質(zhì)晶瑩如玉,口感清新、甘甜爽脆,有點像生吃荸薺的感覺。
名副其實的“低聚果糖之王”
雪蓮果日常不是很常見,很多人別說沒吃過,都沒有見過。這種少見的“水果珍品”營養(yǎng)是不是很特別呢?
在各種營養(yǎng)成分上,不同產(chǎn)地雪蓮果由于土壤背景不同,其中礦物質(zhì)元素的含量會有一定差異:
不同產(chǎn)地雪蓮果部分營養(yǎng)對比
要說雪蓮果最值得吃的營養(yǎng),那就是低聚果糖。
雪蓮果塊莖含有大量的水分及糖類,水分含量高達87%以上,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較高。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雪蓮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10.6克/100克,而干燥后的陽陰山雪蓮果、四川雪蓮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別高達71.7克/100克、73.2克/100克,和干土豆的差不多。
大多數(shù)塊莖植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,而雪蓮果塊莖中幾乎不含淀粉,低聚果糖是其主要的糖類物質(zhì),占果實干物質(zhì)的45%~65%,有“低聚果糖之王”的美稱。
低聚果糖又叫作果寡糖或是蔗果低聚糖,屬于益生元的一種,是功能性低聚糖,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。
當我們攝入低聚果糖后,它會被腸道中的有益菌利用,促進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增殖,發(fā)揮調(diào)節(jié)腸道菌群的作用。有研究提到,雪蓮果低聚果糖對雙歧桿菌的增殖效果,比菊粉更優(yōu)秀,是其1.5~2倍。并且作為水溶性膳食纖維,它具有吸水膨脹的特性,可以讓糞便吸收水分體積增大,促進糞便成型,質(zhì)地變得柔軟,同時刺激胃腸蠕動,促進排便,這對有便秘的小伙伴來說十分友好。
所以,常吃富含低聚果糖的雪蓮果,不僅能讓我們的腸道更加健康,還會帶來很多其他健康益處。比如緩解和預防便秘、改善血脂健康、促進營養(yǎng)吸收、維持免疫力。
另外,還有一項動物實驗發(fā)現(xiàn):以患有糖尿病的大鼠為試驗對象進行研究,證明了雪蓮果低聚果糖還可以輔助降血糖。
需要提醒的是:不要一次吃太多雪蓮果,否則可能會腹瀉。根據(jù)《中國居民膳食營養(yǎng)素參考攝入量(2023版)》中的建議,低聚果糖的特定建議值為10克/天。研究顯示:如果低聚果糖攝入量達到15~30克/天,可能會出現(xiàn)脹氣、排氣增多的現(xiàn)象;當攝入量達到40克/天,則會出現(xiàn)腸鳴音和腹部絞痛;當一次攝入量達到55克時,多數(shù)會出現(xiàn)腹瀉。
每百克雪蓮果含低聚果糖6~12克,建議一天中頂多吃1個。
雪蓮果的吃法
雪蓮果既然屬于水果,生吃是它最簡單的吃法,清洗干凈削皮后即可食用,口感香甜爽脆。
除此之外,雪蓮果還可以用來做菜煲湯,切片后與雞或排骨等肉類一起燉煮,風味獨特、湯品鮮美;和銀耳、蓮子、紅棗等一同燉成甜湯也不錯;切小塊后和獼猴桃、圣女果、牛油果等一起做成水果沙拉,吃起來很清爽;還可以用榨汁機打成果汁、奶昔,口感都挺好。
切開后的雪蓮果容易氧化變色,防止變色,建議切開后要盡快吃掉,如果需要放置一段時間,那就準備一碗清水浸泡一下,使其與空氣隔絕。
雪蓮果如何貯藏?
買來的雪蓮果建議直接放到冰箱0~4℃貯藏。這是因為,如果放在室溫下保存,雪蓮果的總糖和低聚果糖含量、蛋白質(zhì)含量都會迅速降低,水分逐漸流失、硬度降低,果實萎焉,品質(zhì)變差。
雪蓮果清脆甘甜的味道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,如果你還沒有吃過,一定要找機會品嘗下它的美味。雪蓮果富含低聚果糖,不僅對腸道健康有益,也能改善血脂、血糖,只不過別貪嘴哦,小心脹氣又腹瀉!
作者: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會員、注冊營養(yǎng)師薛慶鑫
審核: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鋒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